赴德“抢单”80万美元后,武清这家地毯厂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……
2月9日上午,临近中午的1个多小时内,在天津安芝金林地毯有限公司办公楼二楼办公室里,总经理陈方林接了6通电话,回复了3条微信,办公室的门被敲开了2次,与他联系的,有确认下一场展会资料的员工,也有咨询合作的欧美采购商,还有来工厂参观的外地客户。
![陈方林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600/w800h600/20230216/20ac-e9283cc58ff670e1783de317a5a25a45.jpg)
陈方林的地毯厂是“地毯之乡”武清区崔黄口镇23家规模以上企业之一。今年1月,崔黄口镇地毯商会组织镇内7家企业,前往德国汉诺威国际地面铺装展览会“抢单”,达成了约350万美元的订单,其中,陈方林签下了约80万美元。
2023年刚过去一个多月,陈方林就迎来了开门红。他说,80万美元只是“头阵”,从德国回到天津这半个多月,他和销售人员每天都在与有意向合作的新客户洽谈,更多的订单正在来的路上。今年营业额突破1.5个亿,是他给自己定的小目标。
当年曾是小作坊
2月9日临近中午的这个采访时间,是陈方林核计了两三天选出来了,但还是被多次打扰。陈方林有些不好意思,重新返回办公室时,快步走到了桌旁坐下,“现在真是忙出新高度了,每天都有人来,电话离不了身……”他的话听上去像是抱怨,但脸上洋溢的笑容,却将他内心的喜悦显露无遗。
位于武清区东北部的崔黄口镇,是闻名国际的“地毯之乡”。在崔黄口镇的镇志中,“地毯业”自成一章。民国初期,崔黄口大宫城村村民侯氏家族开办了地毯铺,生产手工栽绒地毯。自此,“地毯”在崔黄口扎了根。
37岁的陈方林最大的感受是,从他有记忆起,镇里的家家户户都和地毯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“我们镇有5.2万常住人口,其中2.5万人从事地毯生产。不从事地毯生产的,也都是为地毯企业做配套服务的。”
![工厂的成品厅里,展示了几百种地毯样式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600/w800h600/20230216/21aa-0a679340e5a4f4fb5274a16c24279017.jpg)
陈方林的父母,都曾在地毯厂打工,起初,崔黄口镇都是手工地毯。一块地毯的制作,需要前扎、定形、包装等很多流程。2007年,在父母的支持下,大专毕业后陈方林回村创业,花一两万块钱租个小厂房,再雇上一些工人,一家进行“前扎”加工的小作坊就干起来了。
但陈方林总觉得,既然选择创业,就要有勇攀高峰的斗志。2010年,与很多安于现状的小作坊老板不同,他把目光锁定了出口贸易。听说上海有一场交易会,小作坊不能报名,他买了一张机票,以参观者的身份去了现场。
别人看展,他却是去寻找客户,在一家美国公司的采购人员的看展间隙,陈方林上前与对方攀谈了起来。
“他们要做手工地毯,正好是我能做的,其实也没想到真能给我这个订单。货量2个货柜,货值是100万元人民币。”与采购人员进行了口头约定,陈方林马不停蹄地返回天津,注册新公司,“当时也着急,想了很多名字,都重复了。后来干脆,我爸妈,我媳妇和我,各取一个字,就有了‘安芝金林’这个名字,然后就赶紧跟客户联系签合同。”
![陈方林的地毯厂新一批成品正在打包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600/w800h600/20230216/88b8-37c77fb6e88c27a478681622bfb83654.jpg)
合同签完后的2个月里,这批成品地毯出库。1个月后,陈方林拿到了尾款,只这一单,他就赚了十几万元人民币,要知道,十几万元是他原来加工作坊一年的利润。
新年赴德“抢单”
从那之后,陈方林开始频繁参加国内外的各个展会,接洽客户。
随着订单持续增加,2017年开始,陈方林开始向产业链和线上平台布局:在苏州成立分公司,时刻关注面料的更新;在山东建染厂,让染色印花从单一色变得多样;创建自有品牌“唯雅”,在海外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注册开店;在美国东部和西部,各设立一处仓储,保证海外市场自主供应。
疫情给众多企业带来了影响,陈方林的地毯厂也不例外,比正常贵了10倍的船费,漫长的船期,严重压缩了地毯的利润。但5年前的规划,也让他在疫情之下脱颖而出,“疫情期间,国外电商的发展特别迅速,利润少了,但产量销量都在增加,每年营业额都会增加30%-40%。”陈方林笑着说,从2021年开始,他的地毯厂年产值已经超过了亿元。
每年的1月,在德国,都会举办汉诺威国际地面铺装展览会。那是地毯业最大的国际展会,疫情之前,陈方林曾带着产品参加过6年,每一次都收获颇丰。
去年年底,国家优化防疫政策,全国各地的企业蠢蠢欲动,争相奔赴国外,主动寻找客户和订单。陈方林心里直痒痒,“去年11月德国汉诺威展会报名前,镇里组织我们召开了2次座谈会,帮助我们纾困解难,鼓励我们‘走出去’。那时我的心就已经飞到展会上去了……”
![陈方林新出的仿兔毛地毯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600/w800h600/20230216/a1a7-511aad05f682503427bde8bf38aca9a9.jpg)
去年12月初,陈方林迫不及待地挑选出了200多块参展地毯,有仿皮毛的、仿羊绒的、水晶绒的、冰花绒的、圈绒的、法兰绒的、多尼尔的……无论是3D印花工艺,还是材料复合工艺,把各种新产品和传统产品都带齐,才能尽可能地展现工厂的能力。
可即便是做足了准备,1月9日凌晨,他从上海登上前往法兰克福的飞机时,心里仍然忐忑,“很多国家的经济形势都不太好,特别怕展会上人少,订单少……”
签了80万美元 更多意向正在谈
这个压力,在展会的第二天一早,在陈方林的心里烟消云散了。
“第一天展会上的人不是很多,但第二天和第三天,人特别多。”陈伟从毕业就来到“安芝金林”工作,作为销售经理,这不是他第一次和陈方林一起去这个展会,但却是第一次看到那么火爆的场面。
![德国参展客户不断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267/w800h1067/20230216/b98a-ad48c7f54bcd739ea5caa3963cad29cd.jpg)
除了陈方林,他们一共去了4名销售,展台里同时有三四组客户在谈合作,展台外面还有等着的客户,36平方米的展台,常常会挤满了人,陈伟说,“白天大家一直谈,吃饭要轮着来,晚上回到酒店整理资料,给客户发邮件,都得忙到后半夜。”
国内的地毯企业3年未参加德国展会,这次亮相,还是一如既往地让外国客户眼前一亮,“我们带的很多新产品,都让老外爱不释手,尤其新出的仿兔毛地毯,他们第一次见,特别喜欢,都要下单。”陈方林说,为期3天的展会结束时,他拿下了约80万美元的订单,这个金额,是此前参加这场展会的近3倍。
![德国参展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267/w800h1067/20230216/dcc7-ad782da0caac2d8accc67fc7278e81e8.jpg)
1月18日晚上11点半落地天津后,陈方林回到家,兴奋得睡不着觉,拉着爱人说个不停,“这些订单,有的来自3年不见的老客户,但80%都来自新客户。新客户里,也只有30%签单了,还有70%,包括几个大客户,都在洽谈,而且都谈得很好。”复盘到凌晨四点,只睡了2个多小时的他,就迫不及待地起床,去了工厂。
13年间,陈方林的地毯厂已经从之前的十几个人,发展到了近200人,工厂面积也从原本的10亩地,扩到了20亩。为了这些新订单,新的一年,他在原有的4条生产线基础上,又加了2条更节能环保的生产线。
![地毯车间新加的生产线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600/w800h600/20230216/d5d1-e2d33a7d928155c7cd31cd0495f0dc6e.jpg)
走进地毯厂的复合工艺车间,伴着机器的轰鸣声,一整卷织布,从复合机顶部传送到前方背胶台前,随着滚轮的带动,织布和背胶粘贴在一起,生产出一卷卷复合地毯的基础部分,被工人们推至仓库,等待着下一环节的加工;在成品仓库里,一垛垛成品地毯前,工人们正在套纸质标签,之后,这些地毯会被装箱,发往美国……陈方林计算过,随着新客户的陆续签约,不用等到年中,他就又要再加生产线了。
![地毯车间](http://n.sinaimg.cn/spider20230216/600/w800h600/20230216/282b-a0a9e5ef2dfd4dd3457269cb9d83bff8.jpg)
这几天,公司文员正在忙着报名下一场展会,一些重要内容需要陈方林及时确认,“之后的展会,我们要扩大面积。我今年的目标是营业额超过1.5亿元,从现在的情况看,应该能实现。”
陈方林的地毯厂是崔黄口镇3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之一。
地毯作为崔黄口镇的支柱产业,发展到今天,已经形成了集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加绒、仓储、物流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,崔黄口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孙伟说,“我们镇地毯企业现在有1200余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,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81家,拥有资产总额19.5亿元,产品遍布美、日、欧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销售收入能达到30亿元,地毯产品出口量一度占全国的40%。”
孙伟说,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毯企业,下一步,崔黄口镇将聘请专业团队,对地毯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谋划,“我们目前还在筹建地毯文化展览馆,希望通过这个推介载体,更好地发挥地毯产业集群优势,推动传统地毯产业优化升级。”(津云新闻记者 鲍燕)